首页 馆务信息 档案利用服务 数据化资源库 青岛历史文化 青岛记忆

红色档案的社会“新”价值和“新”意义 ——以“泊里百年党建成果展示中心”为例

  • 作者:黄琪

2020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档案馆开发利用馆藏档案,通过开展专题展览、公益讲座、媒体宣传等活动,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利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成为新时代档案部门、档案人必须面对的重要命题。位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的泊里镇是一片红色的土地,与党的建立发展相伴相生了红色档案资源。泊里镇依托红色档案资源,于2019年核心区董家口安置区二期建立展陈面积约4000㎡“泊里百年党建成果展示中心”,使红色档案在新时代迸发出“新价值”和“新意义。

1.深耕史料,发挥红色档案历史凭证价值

目前学界对红色档案的界定并无明确结论,大致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的红色档案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共产党机关、组织和个人在各种对敌斗争和政治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及其他各种方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2] 广义的红色档案将时间段延至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内容和内涵均有所扩大。本文中所援引的红色档案概念为广义概念。

档案是记录历史的第一手资料,能够还原历史真实面貌。作为“没有掺过水的史料”,而具有“今世赖之以知古”的独特历史价值。红色档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中形成的宝贵财富,发挥红色档案“凭存”“留史”的功能,是建设“泊里百年党建成果展示中心”所面临的首要课题。

“泊里百年党建成果展示中心”根据档案所记载的红色党史,还原百年峥嵘岁月。从展示中心所采用的档案史料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党组织在泊里镇的发展历程。

泊里镇位于今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西南部,解放前,属诸城县第五区。1945年解放后属藏马县,1957年3月,藏马县并入胶南县。2012年胶南与黄岛组成新的黄岛区。2014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设立西海岸新区。据记载,1927年,今西海岸新区有了党的活动,是较早建立中国共产党山东地方组织的区县之一。1930年冬,中共日照县委为了开展五莲山以东地区的工作,开始派党员到潮河一带活动。1931年6月,经日照县委派到潮河活动的党员安子璋介绍,泊里镇庙东村村民徐坤田入党,成为在今西海岸新区境内开展工作的首位新区籍中共党员,由此点燃了新区红色革命的星星之火。与徐坤田同时入党的还有诸城县桃林乡周家老庄人周信斋。1931年7月,徐坤田发展了聂成德、尚福入党;周信斋发展了原理务关镇兰上村徐子顺、张戈庄村陈正化入党。由此成立了中共潮河党小组,这也是在今西海岸新区境内建立的第一个党小组。

1932年6月,山东省委书记武平加紧对日照县委武装暴动的部署与督促。徐坤田根据上级指令打入敌人内部,成为国民党诸城县四区区丁,以备里应外合行动。10月13日晚,由县委书记安哲动员,发动农民武装暴动。暴动的发生使国民党当局十分恐慌,县长杨锦标发电报向韩复榘告急。韩复榘急令第三陆军第八十一师展书堂调莒县运其昌旅前来镇压,同时令日照、诸城、莒县等县县长组织地主武装,配合运其昌旅包围剿灭暴动队伍。经过12天斗争,日照农民暴动被镇压,以失败告终。徐坤田也因机密泄露而被杀害。但是,这次暴动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不久后,河北省委发表《拥护山东日照的新苏区与红军》声明,宣称:“我们要起来拥护山东日照的苏区与红军,我们要在河北省也创造出苏区与红军,去响应他们,和他们团结在一条战线上纪念十月革命,扩大民族战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华北,推翻帝国主义国民党的整个统治!”[3]

1939年2月,中共诸城五区委在泊里镇崔家庄建立了今西海岸新区的第一个党支部——泊里联村党支部。联村党支部统一了泊里地区党的领导,掀起抗日救国高潮。

“泊里百年党建成果展示中心”从“一”说起,通过对西海岸新区第个党员、西海岸新区第个党小组、西海岸新区第个党支部的档案史料展陈及客观叙述,同时通过夹角沉浸空间、三折幕沉浸空间的方式,展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改革等事件对泊里镇发展的深刻影响,使广大参观者“知史”、“明史”、“懂史”

2.化史为“讲”,发挥红色档案在讲好中国故事中的独特作用

“泊里百年党建成果展示中心”的建设工作除了深耕史料外,也在要在“讲”上下了功夫。“‘讲’不是凭空捏造、以一当十,而是有事实、有共识、有自信,使红色档案充分发挥基于历史而引领未来、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存于档案而指导当下的作用,真正能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素材、鲜活案例。”[4]

“泊里百年党建成果展示中心”打造泊里战役全息情景,配以生动图文,让参观者身临其境般了解泊里的红色历史,发挥红色档案在讲好中国故事中的独特作用。

日本宣布投降后,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转为扶持蒋介石反共,指令在中国的日军帮助国民党军从大后方向内地调运兵力妄图独吞抗战胜利的果实。美、蒋、日伪加紧勾结,日伪军李贤斋部拒不投降,投靠国民党,继续与人民为敌。此时,李贤斋部共有战斗兵力4000余人,武器弹药充实。其固守的泊里镇驻地,地形开阔,四周有宽阔水围,埋设地雷、鹿寨、铁丝网。外有高大圩墙防护,圩墙上下均有射击孔,四角筑有高大炮楼。除了严密驻守泊里镇,李贤斋部还将名称“诸胶日莒警备军”,企图割断滨海区与胶东区的联系,为将来北上、西进解放区作沿海依托。

在此严峻的形势下,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出指示,要求以阶段性攻势作战,尽量广占乡村、府城和县城。1945年11月,八路军滨海军区为坚决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限期解除当地日伪武装,坚决消灭拒不投降之敌”的命令,发动“泊里战役”参加这次战役的部队有滨海军区之第十九团、二十团、二十一团、三军分区特务团(欠个营)、海防队、武工队、藏马县大队、一军分区独立团的个营,配有工兵排、九二步兵炮连、迫击炮连等,另有日照、藏马两县的民兵7000余人。张仁初前线总指挥。

11月24日,八路军各部队奋力土工作业,挖成万米交通壕合围泊里之敌。12月5日、9日两夜,李贤斋部连续四面出击,均被打垮,共击毙、重伤、俘虏百余人。此后,参战部队决定打通三合村至敌碉堡的地下通道。县委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全力保障部队的坑道作业。12月23日晚,参战部队以邱家庄为第一攻击目标施行强攻,26日黄昏强行爆破泊里东南角大炮楼,控制制高点。1945年12月27日晚,“泊里战役”胜利结束。我军克复李贤斋部的据点9 处毙伤敌人1000余名生俘敌副司令于炳宸以下官兵1600多名。至此,西海岸新区除灵山岛外全境解放,滨海区全境解放,南起陇海线北至胶济线之间700平方公里的国土全部解放。

除了全息情景展现“泊里战役”情况,“泊里百年党建成果展示中心”还重点介绍了“陈毅子弟兵团”的光荣历史。

“陈毅子弟兵团”又名藏马子弟兵团,得名于古藏马县,今所在地为泊里镇。1947年3月,山东支前委员会和滨北支前司令部指令藏马县组织一支子弟兵团。很快,计8000余名藏马县青年民兵踊跃报名参加,最终953人入选。入选人员于6日到达诸城县集合,在此合编为担架团。5月,子弟兵团接到命令,将宁阳战役转下来的伤员运回后方,有力地保障战役走向胜利。在执行支前任务的101天中,子弟兵团先后进军胶东、鲁中、鲁西、鲁南等战场,完成乔店抢救、泰西转运等数次艰巨任务,交出了优异的作战成绩为华东解放军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立下了赫赫战功。1947年6月,华东军区特授予该团“陈毅子弟兵团”光荣称号,全团记大功一次。执行任务中,19人立一等功,100人立二等功,576人立三等功。

另外,“泊里百年党建成果展示中心”记录了藏马县广大群众的贡献,生动讲述“淮海战役是山东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这一红色故事。据记载,藏马县广大群众踊跃捐粮捐款,献鞋献袜,支援前线。

胶南(1945年以胶县南部九个区和薛家岛区建珠山县,治今胶南镇;1946年改名胶南县,属滨北专区)、藏马两县(1944年置藏马县,属滨海行署,县城所在地在泊里)的妇女共做军鞋十五万余双,军衣二千余件,身体力行为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仅淮海战役,藏马县征购和运送枕木2348根,调运粮食474万余斤,调运柴草259万余斤,共出民工4.3万余人。

“泊里百年党建成果展示中心”以多种形式讲述各方力量洒热血、保家国、建功业的事迹,将档案史料成功转化为生动、精彩的中国故事。

3.鉴往知来,强化红色档案宣传教育价值

红色档案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爱国精神最具有说服力的教材之一。尤其是先模人物的事迹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感染性和直接性,能够直接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及干部廉政教育。

“泊里百年党建成果展示中心”也是泊里镇党性教育基地。作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其阵地打造融合党史教育、党性熔炼、党群服务、党员活动为一体现已纳入市、区两级党建教育体系。

“泊里百年党建成果展示中心”以全息剧场、图文展板及实物展示的形式生动再现丁氏三姐弟和杜雨等先烈洒热血、保家国、建功业的场景。

丁氏三姐弟为丁荣桂(1918-1945)丁荣娇(1921-1945) 丁笑秋(1923-1945),均为泊里镇邱家庄人,人系同胞姐弟。1938年冬,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二支队进驻泊里,人积极参与抗日,成为共产党在泊里的第一批“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次年相继入党,并作为党的“堡垒户”积极活动。

抗战后投靠日军的土匪李永平滨海警备军总司令,后归日军独立第五混成旅团直接指挥,一直盘踞在泊里镇为中心的诸(城)胶(县)日(照)边区,并控制着障日山、藏马山、铁镢山等山区。1944年6月上旬,八路军滨海军区发起夏季攻势作战。战役削弱了滨海区及其周边的日伪军,为讨伐李永平部创造了条件。1944年,“讨李战役”前夕,丁笑秋以美术教师写生为掩护,潜伏搜集敌军据点碉堡兵力部署、地形等资料,秘报上级党组织。因叛徒出卖,被逮捕。在长达10个月的关押中,丁笑秋敌人施以酷刑,扔拒不提供地下党员名单,敌人手段用尽,在泊里东河滩将其枪杀,牺牲时年仅21岁。丁荣桂、丁荣娇经常利用拉家常、讲故事等形式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在邱家庄率先建立起“妇救会”和“儿童团”,有组织开展抗日活动。敌人以其弟安危威胁丁荣桂、丁荣娇说出党的秘密,两人守口如瓶。1945年因遭叛徒出卖二人被捕,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

诸如丁氏三姐弟的红色英模故事不是个例,“泊里百年党建成果展示中心”对曾任中共诸城第五区委地下政治交通员、马家庄党支部书记的杜雨的事迹也做了详细地描述。杜雨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秘密奔走于沂水、日照之间,多次出色完成传送情报和护送地下党员的任务。1945年春因遭叛徒告密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杜雨坚贞不屈6月10日在泊里镇蒋家庄后河活埋,牺牲时年仅31岁。

一门忠魂的丁氏三姐弟和临危志坚的杜雨的红色故事、史料能够起到良好的宣传教育作用,广大参观者都能在先模人物身上找到红色闪光点,深刻对标自身并不断向他们学习。

风雨兼程百年路,风华正茂恰此时。“泊里百年党建成果展示中心”在发挥红色档案的历史凭证价值、讲述红色故事价值、宣传教育价值等方面做了良好示范。正值百年建党时期,深入了解在泊里镇党组织发展的重要事件,见微知著,深刻得知党的百年发展是一个涅槃重生的过程,感知当前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将泊里红色基因的传承与未来发展的谋篇布局结合我们就能真正做到习总书记所说的“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返回首页 返回上一页

版权所有:青岛市档案馆 青岛市档案局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延吉路148号

许可证号:鲁ICP备18013060号-1 ... 鲁公网安备 37020302370709号

维护:青岛市档案馆网站管理中心 技术支持:上海信联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总访问量: 人次

青岛档案信息网

手机版

青岛档案

微信公众号

青岛历史知识库